<noscript id="k6pw4"><ol id="k6pw4"></ol></noscript>
    1. <strike id="k6pw4"><table id="k6pw4"></table></strike>
      http://www.jpqqg.com/  

      【水利史】西湖,歷經滄桑的美麗
      2017/7/31 10:18:59  來源:中國低碳網
          在剛剛結束的G20峰會,杭州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焦點,而西湖更是成為世界最美的會客廳。治理全球經濟,宛如西湖治水。蘇東坡治理西湖曾提出淤泥沃良田、源頭活水來、蘇堤建六橋、良田游民種的治理方案,也與本次G20峰會的四個關鍵詞創新 活力 聯動 包容不謀而合。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
       
          西湖,不僅是中國的西湖,也是世界的西湖。她的誕生經歷了太多,她的成長經歷了太多,多舛的命運并沒有影響她魅力的綻放,就是這個像詩、畫、戲、酒、歌的“西子”,不僅值得我們贊美,值得我們謳歌,更需要我們呵護。
       說明: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OzCyZhZAfiaPGOtibbn74ia6XHE493UsKr2puPt8Okg5Yytstw6spZEMyZUuiaTibkkqWqBazqE23aOc5h2DNJjvmww/640?
      西湖圖,出自《咸淳臨安志》清同治六年補刊
        
      西湖的由來
       
       《漢書·地理志》:“錢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后又有錢水、錢唐湖、明圣湖、金牛湖、石涵湖、上湖、瀲滟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土湖、西陵湖、龍川、銷金鍋、美人湖、賢者湖、明月湖諸般名稱,但是只有兩個名稱為歷代普遍公認,并見諸于文獻記載:一是因杭州古名錢塘,湖稱錢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最早出現的“西湖”名稱,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和《杭州回舫》這兩首詩中。北宋以后,名家詩文大都以西湖為名,錢塘湖之名逐漸鮮為人知。而蘇軾的《乞開杭州西湖狀》,則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
        
      歷多次磨難
       
       西湖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千年而不被堙廢,要歸功于歷代先賢對西湖的浚治。
       
       漢代·隋代
       
      自漢代華信修筑防海大塘將西湖與海隔開,西湖便與杭州緊緊相連,密不可分。正因為如此,歷代先賢對西湖的治理從不懈怠。
       
      隋代江南運河的開鑿,使杭州成為江南運河的終點,又與錢塘江交匯,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杭州得到迅速發展。
       
       
      唐代·李泌
       
      說明: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OzCyZhZAfiaPGOtibbn74ia6XHE493UsKr2XgzBsFZdM2HYaV8BVKia6smt2iaNYPUep6k0uKGSZf3ToXu6PELwyKNA/640?
      李泌開鑿六井引水
       
      唐大歷年間,杭州刺史李泌在西湖東邊陸地上,鑿六井,開陰瀆,引西湖水入井,從此,杭州居民不再受咸鹵之苦。
       
      李泌開鑿六井,所引水量只占西湖水量的一個很小的數值,但其意義巨大。它使杭州得到迅速發展,從而鞏固了西湖的地位。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唐長慶二年(822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時值杭州大旱成災,西湖淤積嚴重,出現葑田數十頃,蓄水量大為縮減,當他決定治理西湖時,卻遭當地官吏和地主強烈反對。
       
      白居易不畏權貴,據理駁斥,毫不猶豫地發動民眾,挖去葑田,浚治西湖,并修筑湖堤,比原來的湖岸高出數尺,蓄水灌溉上塘運河兩岸數千畝農田。同時,疏通六井的陰瀆,保障日益增多的城市居民的供水。
       
      說明: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OzCyZhZAfiaPGOtibbn74ia6XHE493UsKr2O2Op0b8YL1bNtvuw2ZJPwqs84MtSibeIA0nyK0bwuXdNWLrRJI2Cpqg/640?
      圣塘閘亭上的《錢塘湖石記》記載了白居易對治理西湖所做的貢獻
       
      白居易對杭州的貢獻巨大,后人為紀念他的功績,命其所筑之堤為白公堤。當然,一千多年前白居易構筑的從錢塘門外至寶石山麓的湖堤早已掩埋地下,后來,人們就把白沙堤當作是當年的白公堤,并稱其為白堤,一直延續至今。
       
       
      北宋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說明: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OzCyZhZAfiaPGOtibbn74ia6XHE493UsKr23ibibYHuDVIjLByMCHkowCXIiaiclICXJNZYibRibTu5UlvrooAXVboBHRUQ/640?
      蘇軾像
       
      北宋時期,在諸賢浚治西湖中,影響力最大的是蘇軾。他于熙寧四年(1071年)第一次來杭州任通判時就專心研究水利,制訂西湖治理方案,不過尚未付諸實施就很快離任了。時隔16年,他任杭州知州時,主持了大規模的疏浚工程,斥毀湖中私圍的葑田,開展全湖浚治,并把挖出的葑泥筑堤以通南北行人,又在堤上架六橋以通舟楫。
       
      蘇軾浚治西湖完工之日,全城百姓殺豬煮酒,敬獻蘇知州,蘇軾堅辭不受,還命廚師以酒煮肉,與民工同吃。民工們把這美味的肉叫作“東坡肉”,也是杭州人民對蘇東坡的美好懷念。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法師子珪協助兩任知州疏浚六井的事。到了北宋,李泌開鑿的六井出現堙塞不能使用,熙寧五年(1072年)秋,陳襄任杭州知州(蘇軾任通判),上任伊始,便請子珪法師等四人負責疏浚六井,工程于第二年春天完工。
       
      其時,適逢江淮一帶大旱,許多地方水井干枯,唯杭州得益于六井修浚,人無干渴之虞。蘇軾任杭州知州后,開展了大規模的西湖疏浚工程,再次主持清浚六井和沈公井。此時,子珪已年屆古稀,但在蘇軾的竭力邀請下,仍親自參與修井工程的具體工作,以“瓦筒代替竹管”的辦法也是他想出來的。工程完工后,朝廷賜紫子珪,以示獎賞。子珪法師一生行善,一心為民,是尊真佛,值得紀念。
       
       
      南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說明: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OzCyZhZAfiaPGOtibbn74ia6XHE493UsKr2KLVnfLbfAjm8z1sNJJSslRuLwrM0B09rUVMXkicdC2QKib1eicIdlufNg/640?
      南宋西湖全景圖(點擊圖像可放大)
       
      到了南宋,杭州成為駐蹕之地,西湖的發展進入了巔峰時代。這個時期,西湖的功能也發生了變化,在原來保障飲水、灌溉、航運的基礎上,新增了旅游功能。南宋政權不僅及時浚治西湖,而且還在湖畔建設亭臺樓閣,裝點湖光山色,把西湖裝扮得十分美麗。但南宋已形成偏安局面,朝廷腐敗,民風奢靡,西湖成為人們享樂的天堂,日日縱情,夜夜笙歌,賞玩殆無虛日。詩人林昇對此現象十分憤慨,題詩于墻上:“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是對當時情況的真實寫照。
       
      元代建都北京,杭州地位下降,西湖疏于治理,湖沿邊泥淤之處,豪民侵占,成茭田荷蕩,湖西一帶,葑草蔓合,侵塞湖面,狀如荒野。
       
       
      明代
      十二橋頭日半曛,酒壚花岸其氤氳。

      七香車內多游女,個個攀簾過岳墳。
       
       
      說明: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OzCyZhZAfiaPGOtibbn74ia6XHE493UsKr29flz8x7Uz9lf3xEXlemJHTuPXoncpCqHYaMEvq1LibleKAtyNBWmqFw/640?
      楊公堤碑亭
       
      至明代,杭州不僅丟失了全國第一等城市的地位,甚至連東南第一州的地位也難以保持,西湖淤積,幾成平地,瀕臨堙廢。直至正德三年(1508年)杭州知府楊孟瑛力排眾議,向朝廷上書《開湖條議》,細述疏浚西湖的必要,西湖占塞的危害。楊孟瑛在奏疏中說:“若西湖占塞,水脈不通,則一城將復鹵飲矣。”他把西湖之水當成是杭州居民的生命之源,因此,在西湖的治理上才會那么不遺余力。
       
      這次浚治,斥毀葑田三千余畝,將浚治的葑泥加固于蘇堤兩岸,又在西里湖上筑城一條長堤,自此西湖恢復到唐宋時期的樣子。楊孟瑛浚湖后因為請謝遷寫了《杭州府修復西湖碑》,無意中卷入黨爭,得罪了權貴;浚湖時采取的措施比較強硬,又得罪了地方豪強,遂致罷官。但杭州人民沒忘記他,把他與白居易、蘇軾一起列為疏浚西湖的大功臣,當年他修筑的長堤被稱為楊公堤。
       
       
      清代、民國
       
      說明: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OzCyZhZAfiaPGOtibbn74ia6XHE493UsKr2U1UI7SjtKm8jjm0TflSuRibzialhV8Kvqg5YDw5ia9MzicIbYOgTL1ib3aQ/640?
      清朝末年的西湖
       
      清朝至民國時期對西湖均有不同程度的整治。清中早期,國力強盛,皇帝多次駕臨杭州,加大了對西湖的治理力度,尤以李衛巡撫為最。清晚期至民國,國家連年戰爭,國力衰敗,民不聊生,西湖沼澤化嚴重。
       
       
      近代
       
      1949年時,西湖污泥淤塞,湖水平均深度僅0.55米,蓄水量僅400余萬立方米。湖底水草遍生,大型游船只能循航道行駛。

       
      1950年,國家把治理西湖列入國家投資計劃。本次浚湖工程于1959年浚工,湖水深度平均達到1.808米,最深處2.6米,西湖蓄水量增加到1027.19萬立方米。挖出的淤泥填平昭慶寺、清波公園等環繞西湖的田蕩、洼地18處。此后,由于湖床泥土沖刷和沉積物的積累,湖水深度又降為1.47米。
       
      1976年,國家撥專款200萬元,開始第二次疏浚西湖。
       
      1980年后,湖水深度又上升為1.5米。除了疏浚工程,環湖污水截流工程于1978年開始籌建,1981年建成,分南、西、北三線,埋設污水管道17多公里,建污水泵站10座。
       
      1985年,西湖引水工程正式動工。引水工程從錢塘江閘口段新建取水泵一座,日取水能力為30萬立方米,相當于西湖總貯量的三十三分之一。引水后,西湖水體透明度提高57厘米。
       
      20001230日,《海峽都市報》獨家頭版頭條刊發了記者的調查文章——《西湖在哭泣》,反映西湖污染問題。報道見報后,在一個新聞座談會上,時任省長習近平對本報領導說,你們報紙對西湖問題的系列報道,我都看了,很好。這是事關市民生活環境的大問題,應繼續追蹤。
       
      說明: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OzCyZhZAfiaPGOtibbn74ia6XHE493UsKr2y8dssrT7PtDQbbHgUqIEu5MnhaNqHEGYl59vnV3MV4licjLDGLv40Sw/640?wx_fmt=png

       
      200116日,習近平對本報報道作了456字的批示,并提出三點要求。22日下午,習近平帶領省市有關領導,并約請參與報道的記者,一道沿湖徒步察看主要污染源及周邊環境,其間還傾聽了本報記者的調查情況,隨即在公園內開化寺主持召開了根治西湖的現場辦公會。會上,習近平充滿感情地說:“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西湖不僅是福州的西湖,也是全省人民的西湖。要把廣大群眾反映強烈的西湖問題,認真解決好。這是各級政府各部門共同的責任。”此后,省委省政府把根治西湖列入了2001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7月以后,一個亮麗的新西湖出現在廣大市民面前。而從那時起,裝扮西湖十幾年來從未停止過。
       
      2003年,歷時四年的新一輪西湖疏浚工程完成,共疏浚346.9萬立方米,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加深到2.27米,水體能見度明顯提高,水體容量由934萬立方米增至1429萬立方米。
       
       
      西湖美景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如今的西湖又賽當年的西子,一千多年前柳永筆下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旖旎風光重現。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申遺成功,令世人矚目。西湖不僅是中國的西湖,也是世界的西湖。

      国产青青久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国产欧美日韩不卡